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
-
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實測開箱,Thunderbolt 3.0史上最快外接固態硬碟!
現在,不管是桌機、筆電,或迷你電腦,要買最快的外接固態硬碟,USB 3.1最高僅提供10Gb/s,速度已經無法滿足要求了!要更快的話,則必須使用Thunderbolt 3.0,40Gb/s速率對外傳輸介面,這樣的高速公路,用來搭配NVMe型PCIe SSD,才能真正的極速狂飆,完全發揮出所有的性能。 這次,要開箱的新玩具,玩家圈把這產品叫做「Intel SSD 750 1.2TB外接版Thunderbolt 3.0極速固態硬碟」,我們就來看看,這款超屌的「艾客優品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」吧! 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,這是由原形研發所推出,艾客優品AkiTiO品牌外接固態硬碟。內部,使用了AKiTiO Thunder3 PCIe Box硬碟轉接盒,預載搭配Intel SSD 750 1.2TB PCIe SSD固態硬碟。外部,以USB 3.1 Type-C連接埠形式,提供了Thunderbolt 3.0介面,40Gb/s速率對外傳輸! 這款,玩家圈也叫做「Intel SSD 750 1.2TB外接版Thunderbolt 3.0極速固態硬碟」。 「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」,預載搭配Intel SSD 750 1.2TB PCIe SSD固態硬碟,型號:T3PC-T3DIS-AKTUP(有1.2TB PCIe SSD)。「空機」的話,也有單硬碟轉接盒版本,叫做「AKiTiO Thunder3 PCIe Box硬碟轉接盒」,型號:T3PB-T3DIS-AKTU(無PCIe卡)。 這是專門為發燒友,以及工作站市場,所開發的外接固態硬碟。外觀為高質感旅鎂合金材質,並沒有電源開關,只要插上變壓器,就能直接使用。外觀做工精細,內部電路板也不馬虎,並搭配了風扇,使用主動散熱設計,確保穩定度與可靠度,運作噪音為23dBA,使用上非常安靜。內部使用Intel Thunderbolt 3.0解決方案,使用Intel Alpine Ridge晶片,使用的是支援2埠的Intel DSL6540晶片,而不是支援1埠的Intel DSL 6340晶片。Thunderbolt 3.0的話,採用PCIe 3.0 x4介面。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,可以在機身背後,看到2組USB 3.1 Type-C連接埠形式,提供了Thunderbolt 3.0埠,以及1組DisplayPor 1.1a埠,提供t顯示輸出。內部的話,提供1個PCIe 3.0 x4插槽,支援NVMe世代PCIe SSD。剛好可以用來支援Intel SSD 750 1.2TB PCIe SSD固態硬碟。 存取效能的話,剛好可以全速發揮Intel SSD 750 1.2TB PCIe SSD固態硬碟的戰鬥力,讀取速度:可達2500MB/Sec,寫入速度:可達1200MB/Sec。裡面,沒有提供額外的電源插座。作業系統的話,支援Windows 7、Windows 8.1與Windows 10,Mac OS也能支援。本體尺寸:23.3 cm x 15.2 cm x 7.6 cm,外箱尺寸:31.5 cm x 30.5 cm x 12.5 cm。 Thunderbolt的規格制定,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。為了不讓USB 3.0專美於前,雖然講白點,Intel也是USB規格的主要制定業者,但實際上USB 3.0並沒有收取權利金,即便認證的部份,USB-IF是要收取認證費用,但相關線材、連接器業者也可以不認證,因此,實際上USB-IF並不是以營利為目的,而Intel也很難從中賺到錢,況且Intel一直是最大的USB介面提供業者,在6系列以前的晶片組,早就全面提供最多高達14組的USB 2.0埠,而USB 3.0規格是早在2008年11月12日就推出,Intel卻一直沒有內建提供USB 3.0,早就讓外界非常疑惑,為何讓USB成為主流外接介面規格主導者的Intel,會一直遲遲不肯導入USB 3.0,外界早就質疑這裡面八成有什麼陰謀吧! 而早在2009年的IDF 2009,Intel就用了一台Mac Pro原型機,展示了Thunderbolt的前身Light Peak,用上了30公尺的光纖線材,進行兩個1080p串流影像的傳輸,更在2010年正式提出了Light Peak的計畫,而當時就已經有資料顯示,Apple正跟Intel緊密的合作。直到了2011年,Apple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Thunderbolt商品,包括MacBook Air、MacBook Pro與Thunderbolt Display,一開始大家搞不清處Thunderbolt是什麼東西,不過,就在有人拆解了MacBook Air、Thunderbolt Display之後,才發現原來這個Thunderbolt並非Apple獨創,而背後是Intel在策劃推動。等於是Intel找來了Apple聯手,要來推動Thunderbolt。 Thunderbolt v1.0,傳輸速率:10Gbps,連接器:Mini DisplyPort。 Thunderbolt v2.0,傳輸速率:20Gbps,連接器:Mini DisplyPort。 Thunderbolt v3.0,傳輸速率:40Gbps,連接器:USB 3.1 Type C。 Thunderbolt,最厲害的地方,除了傳輸速率很快,最重要的支援菊花鏈(Daisy-chain)方式連接,最多可以串接6個周邊裝置。Thunderbolt憑什麼出來跟USB 3.0、USB 3.1一決雌雄呢?原因很簡單,Thunderbolt是直接拿DisplayPort的規格來延伸,取代原本用於傳輸影像與聲音的DisplayPort,直接拿來傳輸資料。原先在DisplayPort 1.2的設計裡面,共設計有多達4路的數據迴路,每路最高可達5.4Gb/s數據傳輸量,合併四個迴路可達21.6Gb/s數據傳輸量。Thunderbolt的作法,直接用上了DisplayPort迴路,把傳輸速度提昇到10Gb/s、20Gb/s、40Gb/s。 Thunderbolt v1.0,最高提供18V/0.55A附加電源,可以輸出電源供應10W,以Mini DisplyPort連接器作為標準介面。Thunderbolt v2.0,最高提供18V/0.55A附加電源,可以輸出電源供應10W,一樣以Mini DisplyPort連接器作為標準介面。到了Thunderbolt v3.0,最高提供18V/5.5A附加電源,可以輸出電源供應100W,改以USB 3.1 Type-C連接器作為標準介面。然而,為什麼Thunderbolt 3.0,有可能可以擊敗USB 3.0、USB 3.1,則是因為共用USB 3.1 Type-C連接器,而且,同時不但支援Thunderbolt v1.0、v2.0與v3.0協定,向前相容,支援舊有版本,也可以支援USB 3.0、USB 3.1。 這邊,直接選用技嘉科技,推出支援Thunderbolt 3.0主機板,使用主機板為GIGABYTE GA-Z170X-UD5 TH,並在Windows 10 Pro中文版X64作業系統環境,直接安裝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,進行效能實測。 在這之前,則是把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,拆下上面的Intel SSD 750 1.2TB PCIe SSD固態硬碟,先製作了這篇開箱文:「 」。 我們先把Intel SSD 750 1.2TB PCIe SSD固態硬碟,裝在主機板上直接測試效能。再做經由Thunderbolt 3.0,實測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,交叉比對,就能知道是否能維持原本該有的效能。 處理器:Intel Core i7-6700K 主機板:GIGABYTE GA-Z170X-UD5 TH 記憶體:Kingston ValueRam DDR4-2133 16GB x4=64GB 顯示卡: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 硬碟機:OCZ VECTOR 150 480GB 電源供應器:ENERMAX Platimax 500W 作業系統:Windows 10 Pro中文版x64 測試設備: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 剛開始安裝的時候,無論Thunderbolt 3.0線材怎麼連接,都出現了找不到設備的問題。經過與原形研發,以及技嘉科技討論之後,才發現是主機板根本沒有啟用Thunderbolt 3.0。 至於,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原因,則是因為,技嘉科技的GIGABYTE GA-Z170X-UD5 TH主機板,由於是在Skylake剛推出時發表的主機板。上面的Thunderbolot 3.0,預設是沒有啟用的,這是因為,一開始只啟用了USB 3.1功能,當時,Thunderbolot 3.0認證尚未通過,所以沒有啟用。也因此,必須先更新主機板BIOS,再更新Thunderbolt韌體,最後再安裝Thunderbolt驅動程式,就能正常啟用Thunderbolt 3.0。 這邊使用CrystalDiskInfo、HD Tune Pro、TxBENCH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。 這顆SSD,名字叫INTEL SSDPEDMW012T4 1200.2 GB GB。韌體版本為8EV10174,傳輸模式NVM Express,提供對SSD累計讀取,對SSD累計寫入,NAND累計寫入資訊沒有提供,已用次數總計、已用時間總計則有提供資訊。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,顯示韌體為E81V1047。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,顯示韌體為0174。 首先,我們使用Windows 10內建NVMe驅動程式來進行測試。 這邊使用CrystalDiskMark、HD Tune Pro、Anvil〞s Storage Utilities、AS SSD Benchmark、TxBENCH、ATTO Disk Benchmark與PCMark 7 Professional Edition,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。 這顆SSD,在標準測試,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:2549MB/Sec,寫入速度:1234MB/Sec。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,讀取速度:平均值2391.8MB/Sec,寫入速度:平均值1055.3MB/Sec。 這個測試,總分達到了10,086.48。 在AS SSD Benchmark,Seq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2020.43MB/Sec,寫入速度:1109.73MB/Sec,總分達到了3703分。Compression-Benchmark表現,整個讀寫曲線變化表現出讀寫性能優異! 這個測試,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2540.117MB/Sec,寫入速度:1200.641MB/Sec。 在ATTO Disk Benchmark,8192.0測試項目裡面,讀取速度為2584.934MB/Sec,寫入速度為1237.930MB/Sec。 在PCMark 7 Professional Edition效能測試裡面,Secondary storage score得到5798分,Raw Secondary storage score得到10099分。 首先,我們安裝Intel的NVMe驅動程式來進行測試。 這邊使用CrystalDiskMark、Anvil〞s Storage Utilities、AS SSD Benchmark、TxBENCH、ATTO Disk Benchmark與PCMark 7 Professional Edition,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。 這顆SSD,在標準測試,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:2680MB/Sec,寫入速度:1244MB/Sec。 這個測試,總分達到了9,897.22。 在AS SSD Benchmark,Seq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2020.43MB/Sec,寫入速度:1109.73MB/Sec,總分達到了3703分。 這個測試,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2704.340MB/Sec,寫入速度:1290.138MB/Sec。 在ATTO Disk Benchmark,8192.0測試項目裡面,讀取速度為2677.823MB/Sec,寫入速度為1243.969MB/Sec。 在PCMark 7 Professional Edition效能測試裡面,Secondary storage score得到5859分,Raw Secondary storage score得到11055分。 這邊,我們分別實測同一張Intel SSD 750 1.2TB PCIe SSD固態硬碟,第一個測試方式,是插在主機板上面做效能測試,第二個測試方式,個是經過Thunderbolt 3.0,使用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,進行實測。發現兩者的存取效能,還在誤差範圍之內,等同是透過Thunderbolt 3.0,以外接方式來使用,並不影響實際效能的表現,可以說整體表現優異。 值得一提的,這邊要特別注意:「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規格差異很大,不能亂買!」 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有分成主動式與被動式連接線。所謂主動式連接線,就是線路的兩端,有使用晶片傳輸,確保長距離資料傳輸的穩定性、正確性。所謂被動式連接線,就是線路的兩端,是直接傳輸的,沒有透過晶片串接。 一般的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都是被動式。按照Intel制定出來的Thunderbolt規格,標準的被動式的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除了要支援100W的電力傳輸,還要能具備40Gbps資料傳輸能力,標準線長為50cm。 後來,有出現使用比較好的線材,做出高規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高規的被動式的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長度最長已經做到80CM。 被動式的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同時也支援DisplayPort 1.2、USB 3.0與USB 3.1的資料傳輸,可以和Thunderbolt 3.0做共用。 被動式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也有做出1M、2M版本。要特別注意的,這些比較長的被動式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線長比較長的都是在資料傳輸速度降速到20Gbps。 超過50CM的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理論上都是主動式。按照Intel制定出來的Thunderbolt規格,標準的主動式的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一樣要支援100W的電力傳輸,還要能具備40Gbps資料傳輸能力,標準線長的話,最長可到2M。目前市場上供應有1M、2M兩種版本。 主動式的Thunderbolt 3.0連接線,不支援DisplayPort 1.2、USB 3.0與USB 3.1的資料傳輸,拿來對應USB的話,僅能支援到USB 2.0。 要特別注意的,USB Type-C連接線,共可分為USB 2.0、USB 3.0與USB 3.1,另一種則是被動式Thunderbolt 3.0連接線(40Gbps),被動式Thunderbolt 3.0連接線(20Gbps),主動式Thunderbolt 3.0連接線(40Gbps)。 一般的USB 2.0、USB 3.0與USB 3.1的USB Type-C連接線,是不能與Thunderbolt 3.0共用的。採購時,一定要特別留意。 怎麼辨識,到底是USB 2.0、USB 3.0與USB 3.1的USB Type-C,或者是Thunderbolt 3.0?辨識方式很簡單,Thunderbolt連接線在其連接器上面,都印有Thunderbolt或雷電的字樣。 「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」,原形研發原廠建議售價:45,800元,AKiTiO官方直營店報價:42,800元。 「空機」的話,也有單硬碟轉接盒版本,叫做「AKiTiO Thunder3 PCIe Box硬碟轉接盒」,原形研發原廠建議售價:12,800元,AKiTiO官方直營店報價:9,800元。 這次,實測開箱了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外接固態硬碟之後,第一次體驗到了Thunderbolt 3.0,發現它的優勢,以及強大的性能,也看到了原形研發的用心,發現這款外接固態硬碟,不但做工精細,而且相容性高,穩定度不錯,實測效能也表現優異。 整體來說,這是款Thunderbolt 3.0史上最快外接固態硬碟! 廠商名稱:AkiTiO - 艾客優品 - 原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: 廠商電話:0800-890-828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-
SanDisk推出Extreme microSDXC UHS-I 400GB記憶卡,讀取速度衝上160MB/s!
2017年下半年,SanDisk(WD)推出Ultra microSDXC UHS-I 400GB記憶卡,創下業界首款400GB容量microSDXC產品里程碑,這容量可能比不少人電腦裡的固態硬碟還要大吧!SanDisk近日再度有所斬獲,新發表Extreme microSDXC UHS-I 400GB,目前正於MWC 2018活動上展出,將在稍後正式開始銷售。 雖然儲存容量停留在400GB階段,但是Extreme的定位高於Ultra系列,意味將帶來更好的存取速度表現,更能滿足4K錄影之類應用需求。就官方規格標示來看,Extreme microSDXC UHS-I 400GB植基於UHS-I匯流排介面,存取速度最高可達讀取160MB/s、寫入90MB/s。這般讀取速度超越了UHS-I匯流排所規範104MB/s(SDR104)頻寬,據悉SanDisk是標榜透過專利技術,使其能夠達成UHS-II(基本156MB/s、最高312MB/s)等級的傳輸速度。 Extreme microSDXC UHS-I 400GB亦通過SD Association更高等級速度認證,產品標記有V30、U3、A2,意味錄影與一般最低保證寫入速度同為30MB/s、智慧型裝置應用A2等級讀取4000 IOPS、寫入2000 IOPS。反觀目前市價大約12,000元的Ultra microSDXC UHS-I 400GB,其規格標示為讀取100MB/s(寫入並未明確標示)、C10、U1、A1,除了最高存取速度有段落差,其保證寫入速度也僅只有10MB/s。
-
艾客優品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實測開箱,電腦玩家的神兵利器!
SSD持續降價,讓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SSD,但並不是所有硬碟都有提供2.5吋硬碟安裝槽,就算有,2.5吋安裝槽的位置與數量也不見得符合使用者需求。這時候如果有一款2.5吋轉3.5吋轉接架,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困擾。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,就是一款2.5吋轉3.5吋的支架,而且除了這款支架除了提供SATA 6Gb/s介面,還同時支援USB 3.1 10Gb/s。整體來說,內接可做SSD、HDD、SSHD轉接架,外接可當USB 3.1行動硬碟,等於是可以內接,又能外接使用,真的是相當方便。 「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」的話,一般也簡稱為「 」,型號為NEUB-U3AB-AKT,原廠建議售價:1,599元,本體為玩家喜愛的高品質的鋁合金材質,外觀採用的是藍色金屬外框,搭配紫色電路板的設計,質感看起來比較好,支架的側邊與底部也都具備多個螺絲孔,方便固定於機殼內。支架中間是用來安裝2.5吋硬碟,外側的SATA 6Gb/s插槽與USB 3.1連接埠則是要用於連接電腦。 對應的2.5吋硬碟,可以支援舊款SATA 1.5Gb/s、SATA 3Gb/s介面機種,也能支援新款SATA 6gb/s介面機種,能對應SSD、HDD與SSHD,安裝的硬碟,標準9.5mm高度機種支援,超薄5mm、7mm高度機種可以支援,就連厚型15mm高度機種也可以支援。2.5吋硬碟對應容量,可以支援一般的500GB、1TB、2TB機種,最新的3TB、4TB與5TB機種也能對應。外接的USB 3.1埠,除了可以對應新版USB 3.1 10Gb/s介面傳輸,也對對應舊版USB 3.0 5Gb/s介面傳輸。 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,搭載了ASMedia的USB 3.1晶片,分別為ASMedia ASM1351與ASMedia ASM1456晶片。雙介面的設計,不僅可以安裝於機殼的3.5吋擴充槽,也可以外接USB 3.1 10Gb/s埠,當作USB外接硬碟使用。目前市面上,USB3.1 10Gb/s的外接裝置並不多。艾客優品這款創新產品,可說是搶攻USB3.1 10Gb/s市場的神兵利器。 這邊,實測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,使用了 固態硬碟。 並搭配,使用了原形研發所提供的 ,型號為NA-U31A-AKT,原廠建議售價:1,599元,本身為PCIe 2.0 x2設計,此介面卡具備一個USB3.1 Type A連接埠,與一個USB 3.1 Type C連接埠,採用的是ASMedia PCIe to USB 3.1 Bridge:ASM1142晶片。 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,具備USB 3.1與SATA雙接頭的設計,因此剛好可以分別測試不同介面的效能差異,編輯也另外比較了,將SSD直接連接主機板SATA插槽時的效能,使用的效能測試軟體則是CrystalDiskMark與AS SSD。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,使用AKiTiO USB 3.1硬碟支架SATA插槽與直接連接主機板SATA插槽時,CrystalDiskMark的傳輸效能大致上都差不多但連接USB 3.1埠時,效能就略微降低。 使用AS SSD測試時也有同樣的情況,連接主機板SATA插槽的循序讀取速度為511.77MB/s,循序寫入為460.99MB/s;連接AKiTiO USB 3.1硬碟支架SATA插槽,循序讀取速度為510.83MB/s,循序寫入為474.36MB/s;連接AKiTiO USB 3.1硬碟支架USB3.1埠,循序讀取速度為481.97MB/s,循序寫入為424.01MB/s。 理論上USB 3.1可提供10Gb/s的傳輸頻寬,比SATA 6Gb/s的頻寬更大,因此連接USB 3.1介面的SSD效能表現上應該與SATA相同,但測試結果為何不是如此呢?根據廠商表示,這主要是因為USB 3.1才剛推出,不管是Host端的控制晶片,或者是Device端的控制晶片,都還有優化的空間。此外,作業系統、驅動程式都還沒最佳化。艾客優品,將會致力於USB 3.1最佳化,未來也將推出新韌體、新驅動程式,可望能再提昇USB 3.1下的傳輸效能。 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,整個測試結果,表現算是相當不錯。使用了SATA 6Gb/s轉接前後,PLEXTOR M6 PRO 256GB SSD固態硬碟的存取速度,並沒有顯著的下降,仍維持原本的效能。使用了USB 3.1 10Gb/s轉接之後,仍有不錯的存取速率。安裝簡便,使用上也不需要額外加裝電源。 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,市場行情介於台幣一千元初頭,價差並不大。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AKiTiO Neutrino Bridge USB3.1外接硬碟支架,發現這款外接硬碟支架相當方便好用。真的是方便好用,內接可做SSD、HDD、SSHD轉接架,外接可當USB 3.1行動硬碟。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,可作為2.5吋SSD、HDD與SSHD使用,作為2.5吋轉3.5吋硬碟轉接。不過,對於DIY玩家,以及電腦維修工,不僅可以作為轉接擴充槽使用,還可以作為維修硬碟時的快速轉接,多種應用可作為搭配組合。 整體來說,這是電腦玩家的神兵利器! 廠商名稱:AkiTiO - 艾客優品 - 原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: 廠商電話:0800-890-828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-
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 32GB新版記憶卡V30 U3 A1實測開箱,讀取667x寫入600x的記憶卡世界頂尖之作!
現在要買記憶卡的話,SanDisk品牌是不錯的選擇,其中的Extreme PRO系列記憶卡,更是不少玩家的首選。SanDisk的Extreme PRO系列記憶卡,一直給人速度快,又堅穩的品牌印象。這次,要介紹給大家的,則是新版的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 32GB新版V30 U3 A1記憶卡 SanDisk在記憶卡領域,可以說頗受好評。SanDisk除了提供各式記憶卡之外,不管是存取速度,玩家在意的可靠度,以及使用上的耐用度,都有相當不錯的水準。目前最夯的microSD記憶卡,SanDisk也完整供貨。除了一般的microSDHC與microSDXC,供貨有一般的UHS-I版本,以及新版更快速的UHS-II版本,UHS Speed Class 3(U3)新規格,Video Speed Class 30(V30)新規格,以及最新App Performance Class 1(A1)等級提供更快速應用程式啟動與效能。 SanDisk在microSD記憶卡,按照等級共可以分為Extreme PRO、Extreme PLUS、Extreme、Ultra PLUS、Ultra系列與一般SanDisk系列品牌。現在,最快速的則是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XC UHS-II記憶卡,存取速度超級快,讀取速度:275MB/Sec,寫入速度:100MB/Sec,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太貴,而且支援這樣存取速度的裝置太少。 最新,SanDisk推出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新版記憶卡V30 U3 A1,存取速度又往上提昇,從前一個版本,舊版本的話,讀取速度:95MB/Sec,寫入速度:90MB/Sec,改版後,又有了升級加速,新版本的話,讀取速度:100MB/Sec,寫入速度:90MB/Sec。 值得注意的,為什麼32GB容量以下版本的microSD,大多標示microSDHC,32GB容量以上版本microSD,大多標示microSDXC?這乃是因為兩者使用的檔案格式不同,舊版使用microSD裝置,大多只能支援microSDHC,支援FAT格式與32GB容量限制。新版使用microSD裝置,則能同時支援microSDHC與microSDXC,支援exFAT格式與超越32GB容量限制。 這邊,為了測試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 32GB新版V30 U3 A1記憶卡的性能,我們使用了創見新型USB 3.1 Gen 1(USB 3.0)介面Transcend RDF9K的UHS-II Card Reader,這部讀卡機,宣稱存取速度很快,讀取速度:260MB/Sec,寫入速度:190MB/Sec,來做記憶卡效能測試。 這邊,使用使用CrystalDiskMark 5.2.1 x64,來進行記憶卡的效能測試。 產品名稱: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 32GB新版V30 U3 A1記憶卡 產品型號:SDSQXCG-032G-GN6MA 記憶容量:32GB (另有64/128GB) 傳輸規格:符合SD 3.0規範,UHS-I、UHS Speed Class 3(U3)新規格,Video Speed Class 30(V30)新規格,以及最新App Performance Class 1(A1) 讀寫速度:讀取速度:100MB/Sec(667x),寫入速度:90MB/Sec(600x) 隨附配件:microSD to SD Adapter (轉卡) 產品特色:WATER PROOF(防水),TEMPERATURE PROOF(環溫)、SHOCK PROOF(耐震)、X-RAY PROOF(抗X光) 外型顏色:紅黑色 產品尺寸:15 x11 x1mm (記憶卡)、32x24x2.1mm (轉卡) 產品重量:1g (記憶卡) 官方保固:終身保固 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 32GB新版V30 U3 A1記憶卡的話,目前市場上仍有銷售舊版(讀取速度:95MB/Sec,寫入速度:90MB/Sec),也有銷售新版(讀取速度:100MB/Sec,寫入速度:90MB/Sec),兩者零售價格還一模一樣,也因此,採購上要特別注意。 市場行情的話,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開始販售,PChome 24h最新報價:980元/32GB,1,680元/64GB。 Transcend RDF9K的UHS-II Card Reader讀卡機的話,台北光華商場也買得到,PChome 24h報價:680元。 這次,實測開箱了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 32GB新版V30 U3 A1記憶卡,看到了超快的存取速度,就在這麼一張小小的microSD記憶卡上面,擁有強大的讀寫性能,這對於影音存取,尤其是4K錄影來說,無疑是相當好的選擇。 整體來說,這是記憶卡世界的頂尖之作! 廠商名稱:Western Digital - SanDisk 廠商電話:00801147186 廠商網站: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-
威剛推出ED600硬碟外接盒,三秒安裝快速上手
全球記憶體領導品牌威剛科技(ADATA® Technology Co., Ltd.) 今日發表全新ED600硬碟外接盒,隨著資訊時代來臨,升級固態硬碟已成為趨勢,而外接式硬碟搭配高速SSD效能,更是消費者最期待的隨身存儲方案。有鑑於此,威剛科技推出ED600硬碟外接盒,可相容於HDD硬碟與SSD固態硬碟,採用USB3.1高速傳輸規格,傳輸效能高達5Gb/s,可大幅度降低傳輸時間,方便攜帶且外觀慓悍有型,使用時無須工具即可三秒安裝完成,即使一般消費者,也可快速上手,輕鬆安裝。 ED600硬碟外接盒採用人性化安裝設計,無須工具最快只須三個步驟,即使對自組電腦不熟悉,也可在三秒即刻完成安裝。支援一般7mm/9.5mm厚的2.5吋SATA硬碟與固態硬碟,相容Windows與MAC OS,不論桌上型電腦、筆記型電腦或是電視遊樂機皆適用。除此之外,ED600還具備貼心安全鎖設計,一個動作替硬碟外接盒直接上鎖,可有效防止內部硬碟或固態硬碟脫落,讓消費者使用時可直覺方便。 ED600硬碟外接盒外型剽悍,黑色機身搭配銀色鋁質髮絲紋設計,散發霸氣勁酷氛圍;通過IP54測試,具備高度防塵防潑水功能,妥善隔絕灰塵侵入,並有效防止滲水造成的資料損毀,可安心攜帶外出使用,無懼任何意外。此外,ED600具備優異防震結構,其內部厚實抗震矽膠材質可提供強大的硬碟保護力,即使從高達100公分處不慎摔落,也能讓硬碟盒完好如初,全面保護硬碟內珍貴的存儲資料。
-
Western Digital發佈全新解決方案,協助消費者擷取、保存、存取及分享與日俱增的照片與影片
因應現今個人數位內容暴增的趨勢,Western Digital公司於2018年美國消費電子展 (CES 2018) 發佈多款突破性的消費類解決方案,包括用於智慧家庭裝置上的聲控媒體串流播放功能、全球最小體積的1TB USB快閃隨身碟,以及一系列兼具超強行動功能、高效能、無線連網及高容量特色的快閃儲存產品。這些產品將以SanDisk®及WD®品牌販售,確保消費者的個人體驗與珍貴回憶在多年後依舊歷久彌新。 現今使用者都希望能夠隨時存取並與朋友分享智慧型手機、無人機、運動相機和虛擬實境 (VR) 眼鏡所擷取和創造出的豐富內容,而多鏡頭相機、8K影片、5G無線網路、VR、AR以及影片串流等創新科技帶動了更多身歷其境的體驗。因此,隨著個人數位內容日益增長,消費者正在尋找能更簡便地擷取、保存、存取並分享個人數位內容的方法。 Western Digital客戶解決方案 (Client Solutions) 產品管理副總裁Dinesh Bahal表示:「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照片、影片、音樂和各種想法的連結愈來愈緊密而變得更為豐富,無論是父母用智慧型手機拍攝子女在學校音樂獨奏表演,還是無人機玩家或專業攝影師,Western Digital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消費類解決方案來協助每個人保存、存取並分享他們的數位世界。」 - My CloudTM Home新增智慧家庭裝置聲控媒體串流播放功能:My Cloud Home讓使用者輕鬆擷取內容,並將所有內容集中於一處儲存及管理。在智慧家庭中,My Cloud Home可與支援Amazon Alexa服務的裝置一起使用,讓使用者能透過聲控功能存取已收藏的音樂與影片。此外,My Cloud Home應用程式現已支援Google® Chromecast™技術,讓消費者能串流家庭影片、電視節目及電影,並於內建Chromecast技術的智慧電視大螢幕上播放。 - Western Digital在技術上再創里程碑,預先展出快閃儲存未來產品:包括全球最小體積的1TB* USB裝置,這款功能強大的USB Type-C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,外型輕巧卻可儲存大量檔案;全球最小的256GB* USB快閃隨身碟 SanDisk Ultra Fit™ USB 3.1 Flash Drive,最適合想在筆電、平板、電視、遊戲機與汽車音訊系統裡儲存更多照片、影片、遊戲與音訊檔案的使用者使用。使用者可以在256GB的容量裡儲存約14,000張照片、10小時的full HD影片與16,000首歌,還有64GB可以儲存其他檔案。 - Western Digital推出兩款可攜式SSD,為攝影愛好者與無人機玩家提供耐用及高效能的媒體擷取解決方案:My Passport Wireless SSD具備一鍵備份功能,可即時編輯及分享檔案,更能夠透過FiLMiC Pro、LumaFusion等創意行動應用程式,直接存取裝置裡的內容;SanDisk Extreme® Portable SSD則適合隨時隨地儲存與編輯高解析度照片與影片。
-
CES 2018新品齊亮相 ,Kingston展出行動裝置周邊與多款固態硬碟
全球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Kingston金士頓今日宣布多項未上市新品在CES® 2018期間首次亮相,包含高容量SSD和最新的行動裝置周邊,同時也展示全系列加密隨身碟和內嵌式儲存解決方案。 Kingston表示:「從企業級SSD、加密隨身碟、行動生活周邊、到嵌入式應用等高品質的儲存技術,我們將持續提供顧客可靠的品質保證、極致的資安保護和卓越的效能,打造完善的儲存解決方案。」 • Nucleum™ ─ 具備Type-C接頭的七合一 HUB集線器,可為新款MacBook擴充USB、HDMI等多種連接埠。除了去年底已經在台發售的Bolt Duo雙頭隨身碟,未來Nucleum也將加入Kingston行動生活周邊系列,讓使用者的生活更便利。 • DCU1000 PCIe NVMe U.2 SSD ─ 隨著U.2介面伺服器今年將進入主流市場,Kingston將展示搭載40顆U.2 SSD的10-bay 1U的伺服器,展現Kingston SSD的絕佳效能。 • UV500 SATA SSD 系列 ─ 將推出2.5″、M.2和mSATA三種介面可供選擇,採用3D NAND並符合 TCG Opal規範協議。 • A1000 M.2 PCIe NVMe SSD ─ 性價比更高的PCIe NVMe SSD,讓一般消費者也能體驗比SATA介面還要優異的高效能。 • 多款消費性產品的內嵌式儲存解決方案。 • 加密隨身碟全系列 ─ Kingston和IronKey™ USB事業體於2016年完成合併,除了展示全系列產品線,也將針對市場現況講解產品的應用與重要性。
-
十銓Team COLOR CARD microSDXC UHS-I 256GB實測開箱,玩色主義炫彩記憶卡高速登場!
隨著手機、平板、相機等行動裝置所支援的畫素越來越高,甚至提供4K拍攝能力的機種紛紛出爐,資料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。因應高容量與超高速記憶卡時代的來臨,十銓科技(Team Group)也推出一系列microSD記憶卡,來滿足各式行動裝置在多媒體檔案的高速存取與超大容量的需求。 這次要介紹的是Teamgroup (十銓科技)所推出的TEAM COLOR CARD炫彩高速記憶卡,包含microSDHC與microSDXC等產品,皆是採用UHS-I的超高速匯流排設計,提供高達104MB/s的傳輸頻寬,在視訊方面也符合Class 10的標準(寫入至少10MB/s的速度)。官方資料也表示,以128GB大容量記憶卡為例,就具備80MB/s的超高速讀取速度,以及20MB/s的超高速寫入速度。可滿足市面上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、行車記錄器、運動相機、專業單眼相機等3C產品的高速存取需求。 在記憶卡表面部份,TEAM COLOR CARD採用UV彩色噴印,分別以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容量。其採用新式的印刷技術,屏棄傳統多色彩需要多款網板的印刷設計,改採用熱轉印彩噴技術,因此製作過程中,不需要用到網版,搭配使用環保材質的油墨,落實綠色環保,用美麗的色彩帶給消費者美好生活環境。也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。TEAM COLOR CARD不僅「microSD記憶卡」本身,就連「microSD轉SD轉換卡」(SD Adapter for microSD,簡稱「轉卡」)也採用相同的色系,讓使用者購買時,能夠易於辨識,當一次購買多張不同容量的卡時,就可以透過顏色來分辨哪張卡是放哪些資料。 TEAM COLOR CARD共有16GB至256GB的容量,其產品顏色列舉如下: ● TEAM microSDHC UHS-I 16GB (綠色),讀寫速度80MB/s,15MB/s,219元 ● TEAM microSDHC UHS-I 32GB (藍色),讀寫速度80MB/s,15MB/s,499元 ● TEAM microSDXC UHS-I 64GB (紫色),讀寫速度80MB/s,15MB/s,799元 ● TEAM microSDXC UHS-I 128GB (橘色),讀寫速度80MB/s,20MB/s,1,699元 ● TEAM microSDXC UHS-I 256GB (粉紅色),讀寫速度80MB/s,20MB/s,6,999元 這次我們開箱的是256GB的版本,採用環保紙盒包裝,從包裝正面可以看到microSDXC本身與轉卡,都是粉虹色系。右上角標示著終身保固,讓消費者購買後無後顧之憂。至於格式方面,出廠值是格式化成exFAT格式,當記憶卡插入行動裝置之後,若行動裝置支援的話,就會自動認到該記憶卡,並開始使用。 由於UHS-I的傳輸速度上限高達104MB/s,因此以一般PC的USB 2.0讀卡機來存取這張記憶卡,可能會被限制在30MB/s的速度以下,因此若要搭配電腦使用,建議選擇USB 3.0的讀卡機,或內建PCIe規格SD讀卡機的桌機或筆電使用,才可以發揮記憶卡的全速效能。 至於行動裝置方面,新一代的Android 5.0以上的手機、平板,或者支援4K錄影的相機,都可以支援到UHS格式的記憶卡,然而效能方面則會根據行動裝置本身的檔案存取架構,而有不同的效能表現。 以下我們就透過PC (使用CrystalDiskMark),以及Android手機(使用A1 SD Bench),來測試TEAM COLOR CARD 256GB的效能。 產品名稱:TEAM COLOR CARD MicroSDXC UHS-I 256GB 產品型號:TCUSDX256GUHS46 記憶容量:256GB (另有16/32/64/128GB) 傳輸規格:符合SD 3.0規範,UHS-I (104MB/s)規格 隨附配件:microSD to SD Adapter (轉卡) 產品特色:UV彩色噴印,炫彩設計 外型顏色:粉紅色 產品尺寸:15 x11 x1mm (記憶卡)、32x24x2.1mm (轉卡) 產品重量:1g (記憶卡) 官方保固:終身保固 從上述測試效能來看,可得知TEAM COLOR CARD在存取許多零碎小檔案的話,速度會比較慢,因此比較不建議拿來當作Raspberry Pi 2、3這類單板電腦(SBC)的作業系統SD開機卡,開機與運作速度會比較不理想。但若是傳輸大容量的檔案,尤其是大量且持續的循序讀寫時,就可以發揮最佳狀態。因此這類記憶卡非常適合拿來做拍照、攝影、錄音等存取各式多媒體檔案之用。 總之,TEAM COLOR CARD就是您的高容量數位底片,只要準備個幾張,就可以隨時拍攝各種高解析度(如4K)的影片,而且循序寫入速度也夠快,不會造成攝影時有Lag或暫停的狀況。整體來說,Team十銓 COLOR CARD microSDXC UHS-I 256GB炫彩高速記憶卡,是行動玩家必備的高容量儲存記憶卡,也是玩色主義記憶卡的巔峰之作。 廠商名稱:Team 十銓科技 廠商網址: 廠商電話:02-8226-5000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-
十銓Team MoStash 32GB魔立碟實測開箱,是iPhone容量救星也是超酷手機立架!
十銓Team MoStash魔立碟(以下簡稱MoStash)是由國內十銓科技所推出,這款產品的外型採用圓弧形設計,是由鋅合金金屬材質保護蓋支架,與橡膠材質隨身碟合體組成。隨身碟內建Lightning 與USB 3.0雙接頭(玩家口中的OTG或者雙頭龍隨身碟),可連接電腦和iPhone、iPad使用。使用USB介面連接電腦時,就像使用一般隨身碟一樣,可直接存取資料。 Team MoStash魔立碟,本身是一款美型支架隨身碟。 由於iOS裝置不像Android裝置一樣,可以透過外接記憶卡來擴充儲存容量,因此在選購iOS裝置的時候通常得一開始就決定容量,選太小擔心不夠用、容量大的售價又偏高,兩相權衡之下,OTG隨身碟便成了最佳解決方案。只要接上OTG隨身碟,不僅瞬間增加了手機可儲存的空間,還能自由的備份、同步、甚至是觀看、編輯手機裡的檔案,還能直接與PC相互對連,使用上真的相當方便。 十銓Team MoStash 魔立碟,就是一個具備這樣功能的美型隨身碟! 十銓Team MoStash魔立碟(以下簡稱MoStash),支援超過40種不同格式的檔案瀏覽器,隨插即播從此不再受檔案格式不支援所苦。同時專屬的MoStash App也支援一鍵備份、還原聯絡人功能;若有不想讓人看見的檔案,可透過檔案加密功能直接加密,輕鬆讓保障個人隱私,即便遺失也不用擔心私人資料外洩。 十銓 MoStash 採用金屬與橡膠兩種材質混合搭配,不僅呼應出最完美的視覺藝術,更能帶來極好的防護性。本體及帽蓋以特殊圓弧造型設計,讓 MoStash 易於收納外,也象徵美好記憶圓滿保存的概念。 初次連接iPhone 時會提醒需下載MoStash APP,往後連接iPhone與魔立碟就會自動開啟MoStash APP。使用此APP 可以備份、還原iPhone 聯絡人資訊,也可以直接檢視魔立碟上的檔案,並直接觀看影片、圖片、文件等檔案。使用者除了可以存取魔立碟的資料外,也可以透過MoStash APP來加密檔案,確保個人隱私安全。 MoStash不僅適用於各式具備Lightning接頭的Apple裝置上,加上也同時搭載了USB 3.0介面,因此亦能運用在桌上型電腦以及筆電上;不免俗的,我們也想瞭解一下其實際存取效能表現! √ 處理器:Intel Core i7 6700K @4.0GHz √ 記憶體:crucial DDR4-2133 8GB x4 √ 主機板:ASUS MAXIMUS VIII GENE √ 電源供應器:CoolerMaster V1200 √ 主系統硬碟:OCZ Vector 180 240GB √ 作業系統:Windows 10專業版64位元 硬體規格部分,我們使用Windows磁碟工具,以及HD Tune Pro來檢測MoStash的規格資訊。 MoStash容量標示為32GB,HD Tune Pro偵測為31.6GB,實際可用空間為29.4GB,實際容量為30147MB,格式化之後可用30146MB,使用的韌體為1.0版。 當測試資料為預設(隨機)時,平均讀取速度是88.91MB/Sec、平均寫入速度是50.96MB/Sec;然而當測試資料更換成All 0x00後,平均讀取與寫入速度分別為88.92MB/Sec,以及52.43MB/Sec。儘管讀取速度比官方公佈的90MB/Sec低了一點點,但寫入速度卻比官方公佈的30MB/Sec,還要高出了65%的效能喔! 圖中可以看出,讀取速度最高時已經可以突破90MB/sec,符合官方標示規格,而寫入速度也能達到50MB/sec左右的傳輸效能。 相信大多數玩家使用MoStash時,都是用來存取照片檔案居多,所以這次的實際「傳輸速度」與「時間」測試,除了原先單一檔案大小約5GB的影像檔案,以及檔案容量為1.68GB,但裡面包含了42個資料夾和1,089個大小不同容量的Word、Excel、PPT以及多媒體檔案外,還多了一個共有90張照片、容量為1.44GB的測試檔案。透過這三項測試,讓玩家可以更瞭解MoStash的存取能力。 由於OTG商品的入門門檻不高,因此市售OTG的價格相當混亂,從數百塊到幾千元的都有,所以建議玩家採購時一定要先選擇大廠產品,同時具備安全檢驗證照,以及Apple原廠支援才好;畢竟OTG是直接與昂貴的iOS裝置直接對接,同時裡面儲存的又是無價的記憶,千萬不要因為貪小便宜,最後導致資料毀損、不見,賠了夫人又折兵。MoStash的32GB、64GB、128GB市場實際售價分別為3,399元、4,299元、6,999元,對比其他同等級商品,價格的確是高了一點點,但就實用性、安全性和便利性來說,MoStash的確是這個領域中的佼佼者。 Team MoStash魔立碟第二部宣傳影片「珍藏、巧合」 雖然市面上標榜著可同時適用於Lightning和USB介面的OTG產品相當多,但大多數都屬於功能單一的裝置,要像MoStash這樣可以一碟三用的產品,算是首見。畢竟對於容量只有16GB的iOS裝置來說,每次都為了那幾MB在煩惱,實在很煩人。現在有了MoStash之後,除了能讓它協助我們將手機中的照片移轉到裝置上,同一時間也把檔案加密,確保個人資料安全;或是當成小型行動影音庫,出門在外有空檔時將隨身碟組裝起來,即可馬上追劇,不用在用雙手拿著手機來觀看影片。此外,搭配使用的App介面、操作邏輯簡單明瞭,且還支援直接存取超過40種不同格式的檔案,更增添了使用上的便利性。如果你是追劇達人、剛好又缺一支OTG的話,那麼MoStash絕對值得你投資。 廠商名稱:Team 十銓科技 廠商網址: 廠商電話:02-8226-5000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-
艾客優品AKiTio aDrive U3 240GB實測開箱,USB 3.0鋁合金外接式高質感固態硬碟!
為了讓使用者可以更方便攜帶與快速的進行資料傳輸,近來行動硬碟不僅外型設計愈來愈輕薄,也開始導入傳輸速度達500MB/s的USB 3.0介面。不過現階段最常見的2.5吋外接式硬碟,大多還是搭載傳統HDD,其實際傳輸速度約落在85到110MB/s之間,無法滿足USB 3.0的傳輸頻寬;若想體驗USB 3.0高速傳輸的快感,就只能靠SSD了!除了讀寫速度飛快以外,SSD外接式硬碟因為都是由電子零組件所組成,所以使用時根本不用擔心碰撞、散熱等問題,同時還具備了省電的優點,相當適合用來當作筆記型電腦的第二顆硬碟。 AKiTio aDrive U3採用一體成型的鋁合金外殼,讓整體造型看起來更為純粹、洗鍊。機身採用對精準度要求極高的Unibody工法製造(該工法被Apple大量使用在所推出的產品上),因此U3在強度、厚度與視覺效果上的表現都非常優秀。所謂的Unibody工法,就是將整塊鋁錠加熱、融化、塑型後,直接使用CNC設備進行裁切,達到質感提升與機構強固的目的。U3內建的USB 3.0控制晶片通過UASP傳輸通訊協定(僅Windows 8/Mac OS 8 & 9以上作業系統才支援),能增進資料實際傳輸效率,尤其在系統常用的小資料量傳輸上更是有倍數的效能增進;再搭配上使用240GB SSD,更能為玩家帶來高速的資料讀寫效能。 現階段市場上USB 3.0介面的240/256GB外接式SSD的價格帶,約落在6,500元到6,800元之間,而U3在線上商店的實際賣價就是6,800元,並不算貴。但玩家若要尋求容量更高的480/512GB規格產品,恐怕價格就得破萬了,市場約在12,900元到13,580元之間。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,就是這類產品目前在實體店面(幾乎都是以外接式HDD為主)的能見度還不高,所以最快的採購方式,還是透過線上商店下訂,直接將產品送到家最方便。 這次實測開箱了艾客優品AKiTio aDrive U3 240GB外接固態硬碟,對於高質感的外觀,優異的效能表現,非常得震撼,可以說這是一款真正高優質外接固態硬碟。 整體來說,這款USB 3.0鋁合金外接式高質感固態硬碟,真的是外接硬碟中的優質精品! 廠商名稱:AkiTiO - 艾客優品 - 原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: 廠商電話:0800-890-828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最多人點閱
- 創見Transcend StoreJet 25C3S/25C3N外接硬碟實測開箱,輕薄時尚內建獨家檔案救援優質選擇!
- SanDisk Extreme PRO microSDHC UHS-I 32GB新版記憶卡V30 U3 A1實測開箱,讀取667x寫入600x的記憶卡世界頂尖之作!
- 巴比祿BUFFALO MiniStation Extreme HD-PZFU3 2TB實測開箱,日本製軍規精品級外接硬碟!
- TOSHIBA EXCERIA 32GB SDHC記憶卡簡測開箱,記憶卡也能如此神速!
- Seagate One Touch SSD 1TB Feat. Seagate BarraCuda Fast SSD 1TB開箱,外接式固態硬碟重裝上陣!
- 「Kamera M1行動電源+口袋相簿 64GB」多功能行動電源開箱實測,iPhone容量救星降臨!
- PLEXTOR Portable SSD EX1 128GB實測開箱,外接式固態硬碟中的高顏值極致精品!
- 十銓Team MoStash 32GB魔立碟實測開箱,是iPhone容量救星也是超酷手機立架!
- 金士頓Kingston DataTraveler 2000 32GB實測開箱,IP57防水防塵實體鍵盤加密防護隨身碟!
- Seagate Backup Plus 4TB實測開箱,USB 3.0大容量外接硬碟!
- SAMSUNG M3 Portable 4TB外接硬碟實測開箱,史上最大2.5吋行動硬碟正式報到!
- AKiTiO Thunder3 PCIe SSD 1.2TB實測開箱,Thunderbolt 3.0史上最快外接固態硬碟!